豆瓣绿花卉植物学特征和栽培管理技术
豆瓣绿又名一炷香、豆瓣如意、四瓣金钗及椒草等,属胡椒科豆瓣绿属常绿植物,英文名。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,如西印度群岛、巴拿马、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北部、亚洲。中国各地均有栽培,东南与西南部各省多以室外盆栽或露地栽培,北方各省以室内栽培为常见。
观赏用:豆瓣绿葱翠浓密,养护简单,叶片碧绿光亮,四季常青,株型优美、清秀,使人无时不感受新鲜、舒畅,又较耐阴,生命力强,小巧可爱,是一类有推广价值的小型盆栽花卉。常用白色塑料盆、白瓷盆栽培,以衬托翠绿的叶片,布置居室、宾馆客房、办公室案头、窗台、书案、茶几、花架、装饰柜或橱柜上,或任枝条蔓延垂下,吊挂于室内窗前或浴室处,顿增清新悦目;也可水培或与其他花卉搭配清新素雅,使人赏心悦目,还可组合盆景,也是地被和岩石同观赏植物。
豆瓣绿具有美化和绿化环境、净化空气的功能,可吸收电脑、手机的电磁辐射,还可净化甲醛、二甲苯、二手烟污染,适合放在书房或办公桌的电脑旁,是宜居的健康花草,它能给您营造一个自然、纯朴的生态效果。而书房中布置几盆豆瓣绿植株,还有益于烘托清静幽雅的气氛,有助于人们放松心情、松弛神经、缓解疲劳。若将不同品种的豆瓣绿组合在一起,置于窗台上,便可轻松拥有被您缩小的“大自然”。
药用:李云志,黄静(2011)对豆瓣绿非酰胺类化学成分研究,采用硅胶 Sephadex LH -20 柱色谱方法分离化学成分,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结构。结果分离鉴定出 11 个化合物。如 α -细辛脑、香草酸等。细辛脑有祛痰、镇咳、平喘、镇静和抗惊厥作用。且本研究在原药材中得到细辛脑高达 80mg,较其他成分高很多,因此,细辛脑可能是原药材具有主治劳伤咳嗽、哮喘的主要生物活性的物质基础。
同属植物药用的物种,生于山谷、溪边或林下的岩石缝中,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西、广东及云南等省(区)。如石蝉草(P. dindygulensis Miq. ),又名散血胆的全草。味辛、淡,性凉,有清热化痰、利水消肿、祛瘀散结的功效,用于支气管炎、哮喘、肺结核、肾炎水肿、胃癌、食道癌、肝癌、乳腺癌、肺癌;外伤用于跌打损伤、烧烫伤、痈肿疮肿,用量30 ~50g,水煎或泡酒服。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又如生于云南省的蒙自草胡椒的全草。味甘,性凉,有散瘀止血的功效。用于胃出血、鼻 ,用量为3 ~5g。
1 植物学特征
豆瓣绿因叶形酷似豆瓣,所以中文名译为豆瓣绿,为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株高10 ~30cm。叶近肉质,互生、对生或轮生,全缘具深红色长柄,具光泽。叶姿奇特,有心形、倒卵形、卵圆形或皱叶形,品种变化多样。叶色丰富多彩,有草坪绿、深橄榄绿、酸橙绿、胭脂红、银灰色、洒金、复色,还有叶边缘层层包裹的乳白色斑纹,色泽鲜艳,美丽大方。穗状花序2.0 ~4.5cm,直立,花细小,密生,绿白色。花期终年。
栽培种有斑叶型,其叶肉质有红晕;花叶型,其叶中部绿色,边缘为一阔金黄色镶边;亮叶型,叶心形,具金属光泽;皱叶型,叶脉深凹陷,形成多皱的叶面。
2 养护
2. 1 光
忌阳光强烈直射,宜在散射光下生长,春、夏、秋季需遮阳,夏季遮去阳光的50% ~70%,春季遮去阳光的30% ~50%,夏季不宜放在阳台处,否则,枝叶发黄;冬季则要增强采光,将盆花摆放朝阳处。若长期过于荫蔽,会影响观赏价值。每7 ~10天转动盆花半周,防止植株发生趋光导致生长歪斜。
2. 2 温度
豆瓣绿喜温暖,生长适温为18 ~ 24℃,最低不可低于 10℃,超过 30℃ 或低于 10℃,茎叶生长缓慢。不耐高温、不耐寒,怕强光直射。江、浙一带盆栽观赏会更有利于夏、冬两季的管理。
2. 3 水
豆瓣绿喜湿润,生长期要保持湿润和较高的空气湿度,湿度大,枝、叶鲜艳。夏季酷热时,每天早、晚各浇水 1 次,但不能频繁浇水,以不积水为限,否则,易造成茎叶腐烂。冬季盆土可偏干一些,以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。
2. 4 土
豆瓣绿喜疏松、肥沃、通风及排水良好的湿润壤土,盆土宜用河沙、腐叶土、园田土按 1∶ 3∶ 6 比例混合配制。若能使用 75% 藓类泥炭、15% 珍珠岩、10% 花卉控释肥(14 - 14 - 14)调制而成的栽培介质,则生长更加茂盛。
2. 5 肥
豆瓣绿不耐浓肥,需要薄肥淡施,每月施肥 1次,直至越冬。5 ~8月份生长季节,每隔 10 天左右施 1 次 20% 饼肥水,总之,以施氮肥为主,也可少量施用复合肥,施肥时,避免与叶片接触。少施或不施磷、钾肥,否则易引起一些花叶品种的斑纹消失而降低观赏价值。
3 繁殖
有扦插、分株、组培、水培等繁殖方式,但多用扦插和分株繁殖。
3. 1 扦插
扦插成活率高,且生长快。分为枝插和叶插两种。时间以5 ~6月份进行扦插成活率最高。夏、冬季都不适宜扦插,因为夏季气温高,空气相对湿度低,以及茎叶蒸腾快,易使枝条腐烂。冬季则温度低,伤口不易愈合。扦插用纸质容器,优点是待生根后,可将容器置于新盆内,纸质的扦插容器可在土壤中快速分解,成为土壤中养分的一部分,不会因脱盆定植而损伤根系,影响后期的生长。
选取当年生健壮带顶芽的枝条,长度8 ~10cm,带有3 ~4个节,摘除基叶,保留上部叶片,下部切口剪成马蹄形,涂上促进生根的生长激素,或用柳叶浸出的汁液替代。直接插入介质中,扦插介质可用泥炭土或珍珠岩。扦插后保持稍湿,在18 ~24℃条件下15 ~20 天即可生根。扦插法,用消毒后的美工刀或不锈钢剃须刀片从母株上切取肥厚、无病虫的叶片,需带叶片,并保留叶芽,叶柄朝下,斜插入介质中,保持20 ~25℃的温度,30 ~40 天后可从叶柄处长出不定芽,并长出幼株,但不要急于定植,再观察1 ~2个月,待生长健壮后,择日再上盆种植。
3. 2 分株
宜在春季结合换盆进行。当植株长满盆时,将植株倒出分成数盆栽植即可。
4 病虫害防治
豆瓣绿很少有病虫害,但会因管理不当,造成生理病害,主要表现在冬季温度过低,受寒后,叶面出现褐色斑块,严重时叶片发黑,植株死亡;夏季以上海为例,平均气温在 35℃左右时,盆土过于潮湿或积水,茎基部就会在几天内变黑腐烂,枝、叶脱落死亡。如受环斑病毒危害,发病初期用 65%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喷洒。笔者栽培的豆瓣绿,由于管理不当,被其他花卉感染虫害,为介壳虫类,发生时用40%氧化乐果乳油1000 倍液喷杀。
举例,如椒草叶斑病
症状:初期呈褪绿雀斑点,后逐渐扩大成圆形至不规则形成片大斑,大、小5 ~10mm,后期斑上密生黑色小粒点。严重时病斑汇合成片。
病原:叶点霉。
防治:施足肥料,培育壮苗,防雨遮阳,定植后适时浇水,防止大水漫灌;加强棚室通风,降低湿度;及时清除病残体;药剂:发病初期,及时摘除病叶,然后用 1∶ 0. 5∶ 200 倍波尔多液加 0. 1% 硫磺粉,或用 65%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、75%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 ~800 倍液、50% 代森铵800 ~1000 倍液喷雾防治,每隔5 ~7天喷 1 次,连续防治2 ~3 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