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浩然,盛唐时期著名诗人,是王维的好友。王维曾经向唐玄宗举荐过孟浩然。但是,孟浩然在其《岁暮归南山》里写到「不才明主弃」。唐玄宗看后心中不爽,孟浩然失去了在朝为官的机会。
孟浩然虽然不能为官,但是诗名传天下。李白非常欣赏孟浩然的诗作。曾言「吾爱孟夫子,风流天下闻。红颜弃轩冕,白首卧松云……」把孟夫子夸上了天。孟浩然以擅写山水田园诗著称,人们把他和王维并称为「王孟」。
本文选取孟浩然经典名言16句,附上译文和点评,以飨读者。
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。
原野空旷,远处天空比树林要低;
江水清澈,水中的月影与人亲近。
点评:出自《宿建德江》。诗人虽然孤寂落寞,但他发现还有月可以作伴。
荷风送香气,竹露滴清响。
晚风送来荷香。
竹叶露水滴落,
发出清脆响声。
点评:出自《夏日南亭怀辛大》。诗人第一句写嗅觉,第二句写听觉。为什么不写视觉呢?因为是晚上。
待到重阳日,还来就菊花。
等来年的重阳节,
还要来欣赏菊花。
点评:出自《过故人庄》。杜甫曾言「月出遮我留,仍嗔问升斗。」杜甫笔下的主人殷勤劝酒,唯恐招待不周。待客热情,表露无遗。孟诗也有相似的味道。
八月湖水平,涵虚混太清。
八月湖水与岸齐平,
水连接天浑然一体。
点评:出自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》。张丞相,即张九龄。孟浩然希望能得到张九龄的赏识。此二句纯粹写景,为后面的「欲济无舟楫,端居耻圣明。」作铺垫。
不才明主弃,多病故人疏。
没有才能,
明主嫌弃;
因为多病,
友情渐疏。
点评:出自《岁暮归南山》。据说唐玄宗看到「不才明主弃」一句,心情颇为不悦。孟浩然终究没能在朝为官。
人事有代谢,往来成古今。
人事更迭变化,
暑往寒来变迁,
才有古代现在。
点评:出自《与诸子登岘山》。此二句颇有哲理。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变化着,时光也不会停止流逝。过去的已然过去,现在的即将成为过去。
移舟泊烟渚,日暮客愁新。
把船停靠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,
太阳落山引发的愁思涌上心头。
点评:出自《宿建德江》。《诗经·王风·君子于役》曾言「君子于役,不知其期,曷至哉?鸡栖于埘,日之夕矣,羊牛下来,君子于役,如之何勿思?」大意是,丈夫去远方服役,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,也不知道去了哪里?鸡儿已经进窝,太阳已经落山,牛羊成群结队地走下山坡,丈夫去远方服役,让我怎能不思念他呢……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太阳落山会引发诗人的愁思。
松月生夜凉,风泉满清听。
月光照进松林,夜晚生凉;
风声泉声共鸣,分外清晰。
点评:出自《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》。诗人一直在追求一种高远清幽的境界。如同这松月生凉,风声泉水声。
木落雁南度,北风江上寒。
落叶纷飞大雁向南而去,
江上北风瑟瑟分外寒冷。
点评:出自《早寒江上有怀》。孟浩然既想做官,又想归隐田园,心情复杂矛盾。此时见到落木萧萧而下,不免触景伤怀。
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
春日里醒来,
天已经亮了;
小鸟鸣叫声,
处处能听到。
点评:出自《春晓》。南宋学者张戒曾言「情在词外曰隐,状溢目前曰秀。」诗人在春天的早晨醒来,他没有去写户外的春色如何。而是从听觉入手,鸟儿处处鸣叫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这就是隐藏在诗句里的无边春色。
风鸣两岸叶,月照一孤舟。
风吹动岸边的树叶沙沙作响;
月光照耀着江边的一叶孤舟。
点评:出自《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》。江水还有两岸,而诗人却孤身一人。孤寂之情,表露无遗。
水落鱼梁浅,天寒梦泽深。
水落石出,
鱼梁清浅;
天寒木落,
梦泽广袤。
点评:出自《与诸子登岘山》。「鱼梁」即鱼梁洲,位于湖北襄阳。三面环水,一面依山。
草木本无意,荣枯自有时。
草木是无情之物,
它们依时节荣枯。
点评:出自《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》。孟浩然登上岘山,凭吊羊公碑,遂写下此诗。羊公即西晋车骑将军羊祜。羊祜曾经登临过岘山,还说「自有宇宙,便有此山,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着,皆湮灭无闻,使人伤悲。」大意是,自有宇宙开始,便有此山,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贤人如我一样登临此处,但是他们皆湮没无闻,未来我也会像他们一样被人忘记,想到此怎么不让人伤心?
寂寂竟何待,朝朝空自归。
这样寂寞地等待还有何意?
每天都带着失望心情归来。
点评:出自《留别王侍御维》。孟浩然没能考中进士。觉得待在长安也没什么意思。遂向王维作别。
遑遑三十载,书剑两无成。
一晃三十年过去了,
文名武功都没成就。
点评:出自《自洛之越》。诗人创作这首诗时,已经四十一岁了。诗人说三十年来辛苦读书,却换来一事无成。其实是在感叹自己怀才不遇。
北山白云里,隐者自怡悦。
登上北面白云缭绕的万山峰岭,
心头升起超凡脱俗的喜悦之情。
点评:出自《秋登兰山寄张五》。晋代名士陶弘景曾言「山中何所有?岭上多白云。只可自怡悦,不堪持赠君。」岭上生白云,心中可怡悦。诗人化用其意。